记得小时候,村里是土路,每家每户的门口、院子里堆满了秸秆或畜禽的粪便,下雨天,路上泥泞不说,粪便的污水肆意横流,臭气熏天都不足以形容那“脏乱差”情景。这几年,农村不断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也启动了许多工程,比如说“村村通、户户通、电网升级”等等,为了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国家也发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内容也说到了农村的“厕所”问题。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8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提出,2019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农村垃圾污水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尽管有些地方探索出了一套垃圾分类及循环利用模式,但总体还远未解决,仍是今后治理重点。而治理就意味着投入,但现在农村相关基础设施条件并不是很完备,即便有条件,能否形成规模经济,也是一个问题。
他认为,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首先应足够重视农村污染治理,发挥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这才利于形成有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要健全组织体系,政府部门要有延伸至农村的具体机构及责任人,已明确的治污目标要落实到责任主体上。此外,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责任考核及奖惩机制。
2018年11月8日,正式对外公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重点明确要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解决养殖业污染、防控种植业污染以及提升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等。其出台意味着为期三年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正式打响。
中央下发的2018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也明确了今年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意见》下发一天后,中办、国办联合公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同样把聚焦点放在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上。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位列六大重点任务之首,将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法规与体制研究部副主任殷培红表示,当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垃圾、污水问题。有的是生产污染造成,如散养粪污问题。现在农村养殖规模化程度和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垃圾围村临河堵门现象突出,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在雨水冲刷下可能会渗入地下、流入河道,包括农药、化肥下渗,对水源构成了潜在威胁。
她认为,政府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进入,对村民要有更多激励和技术帮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应让村民全程参与垃圾污水治理,并纳入到实施主体中来。另外,推进农村治污,还要注意避免“一刀切”。
对于持续推进的厕所革命,《意见》也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总结推广适用不同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在有些治污条件不具备,或水资源缺乏地区,如果简单地把旱厕改成水厕可能会造成新的污水产生,所以要特别强调因地制宜,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选择改厕的技术模式。”殷培红说。
以前的农村大多是一些露天旱厕,天气炎热,很容易滋生细菌,长期不处理,就会引发疾病传播,严重危害农民的健康,为此,国家就从2017年启动了“厕所革命”工程,2018年农村的厕所问题又被提到最高度,很多地区为了改善农村的厕所问题,也加快了“改厕”进度
如今,已进入2019年,很多去年制定的措施,今年1月1日也正式实施,比如说:和土地污染有关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农村公路相关的“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办法”,而农村最关心的“土地承包法”修订案在2018年12月29日也通过审议,于今年一月起正式实施。
首先咱们先看看这次厕所革命的重点方向,根据内容要求得知,这次“厕所改造工程”重点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内容要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地处偏远的地区也要逐步提高卫生厕所的普及率。
另外还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情况,要尊重农民的习惯和现状来进行改造,杜绝“形象工程”,确保如期完成三年农村改厕任务。
除了厕所改造工程外,今年国家还要在全国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清洁”行动,改善农村“脏乱差”问题,这次的清洁行动内容是以“三清一改”为主;“三清一改”是指:清理农村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以及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1、厕所革命:相比城市来说,农村在环保方面可能会更复杂一些。首先是农村的“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体系中的一环,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使我国“厕所革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了解,2018年我国完成农村改厕1000多万户,其中大部分地区将厕所改成了无害化卫生厕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的第一年,70亿——中央财政用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将有1200多万户完成厕所改造。
2、污水处理:2018年全国农村污水排放量大约230亿吨,但污水处理率不足10%,一直以来,探索成本低、技术高和长期稳定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业内专家的重要任务之一。除此之外,加快各个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运营管理体系和制度,也进入了“快车道”。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也可以算得上初具雏形。在处理模式上,已经形成了集中式、分散式、纳入城镇管网和污水改厕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协同治理的局面;在投资金额上,前瞻产业研究院表示,2018年农村污水处理规模达164亿元,相比2017增长了约14%,再加上多家上市公司的涉足,农村污水处理有望实现质的飞跃。
3、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是今年以来较火爆的话题,不仅在城市中,农村也不例外。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处理方式均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其具体的地理特点、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等来匹配能力相当的垃圾分类分类、收集和处理。此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更要注重推进资源化利用,主要是畜禽粪便和秸秆的再利用,力争2020年,在一些有基础、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据了解,我国已经在浙江金华和湖南长沙等地区已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将在全国各地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易管理、成熟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路线。环保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大事,对于农村而言,也是提升整个村庄生活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大事,何乐而不为呢?